足迹
官路权图:我在翻身路上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152章 追踪溯源(上)(第2页)

好在他的酒量可以,一圈推杯换盏下来,王丛头不晕、眼不花,一点醉意没有。

可桌上有的人就不行了,一杯白酒下肚,就此打开话匣子。

王丛顺着话题聊下去,主要打听村里小学校的情况。

他开车路过村小学,发觉校舍破旧,想必学习条件很差。

黄主任没说什么,其中有人却插言,“村里有个学校就不错了,要不我们这些没有身份的孩子上哪念书去。”

王丛感觉他话里有话,便问原因。

黄主任见话题敏感,正想抬手阻拦,可那人已然喝得醉意朦胧,压根刹不住车,索性说了实话。

他们村里,有不少人娶了对岸女人,说是娶,实则就是搭伙过日子。

因为女人们都是从对岸偷着跑过来的,非正规渠道,所以生下来的孩子上不了户口,成为黑户。

可随着孩子长大,要接受教育。

纷纷送到村小学读书,但享受不到九年义务教育,学费需要家长负责。

其实,乡里也知道,原本出手干预过。

可实际一调查,这种情况的孩子具有普遍性。

并且,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,如果追查下去,很多家庭妻离子散,容易引起公愤,不利于社会稳定。

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就这么稀里糊涂得了。

反正孩子们读完小学,掌握一点文化,不耽误种地就行。

要不然,别的村子人口流失现象严重,就英山村流失的少。究其原因,这些人没有身份证,根本出不了门。

掌握这一情况,王丛总算没有白来,至少有了新发现。

酒过三巡,十来个人的酒桌上,先后走了三、四个人。

但却不影响热闹程度。

大家吆五喝六,自然少不了有人喝得兴起,当着大家伙的面,又唱又跳。

正在这时,有人推门进来。

是一个五十几岁的中年男子,直奔黄主任而来。

此刻的黄主任,也喝得满脸通红。

一看该男子,连忙摆手打招呼,“崔校长,你来得正好,快坐,我们喝一杯。”

崔校长却没接这茬,神色慌张的说:“主任,有件事我要告诉你。”

黄主任把半截香烟掐灭,不以为然的问:“说吧,啥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