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1章 多事之秋(第2页)
对于辞退一千五百名不在编制的教师队伍,她自然支持。
用她的话说,长痛不如短痛。
全省这么多代课教师,给财政带来不小压力,尤其教育厅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失,特别乡镇这方面,生源严重不足。
所以,教育厅果断采取措施,及时止损,势在必行。
她的话,引起参会其他省领导不少赞成声音。
可厉元朗依据王丛的调查报告,并结合他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,谈及代课教师面临的诸多困难。
主要是年龄和出路两方面。
一旦失去这份工作,他们接下来该如何自谋生路?
副省长金英子提出建议,她表示,目前各地有大量培训机构,可以推荐辞退的教师们,去这些地方应聘,寻找工作机会。
王若勋当即提出不同意见,他说:“金副省长提出的思路,有很大局限性。乡村代课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,年岁偏大,和刚从院校毕业的师范生相比,明显处于劣势。”
“再说,培训机构大都集中在县市区,乡镇很少。一旦他们离开本乡本土,适应是个问题,无形中也会增加开销。”
“因此我认为,我们不能搞一刀切,要结合实际情况,想出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。”
副省长李志高也提出他的观点。
他分管农村工作,了解农民的现实情况。
从他接触农民比较多的角度,详细阐述了代课教师家庭普遍一般,工资是一份很大的收入占比。
两三千元,很多人不觉得什么,可在代课教师看来,绝对算是一笔可观收入。
钱不在多,至少是有保障的。
祁仲模也插言,基本上和王若勋、李志高的想法相似。
可石美萱仍旧不为所动,依然坚持她的观点。
和金英子一样,赞同教育厅的裁减方案。
这下,和厉元朗的理念,有了很大不一致。
鉴于大家意见分歧,厉元朗只得将此事暂时搁置。
对列席会议的教育厅厅长周国敦说:“你们教育厅回去研究出一个可行性方案,下一次常务会议我们再进行讨论。”
“我的意见是,裁减可以,但也要考虑代课教师的确有困难,要把这一点考虑进去,不能只顾着甩包袱,而不照顾他们的苦处。”
周国敦连连点头赞同,表示回去后即刻开会研究,争取尽快拿出方案,请省领导定夺。
这件事,很快传进郭启安耳朵里。